簸箕炊是廣東很出名的一個小吃,它和涼粉很想,但是口感比涼粉更好,通過米漿正數(shù),有一種十幾層腸粉疊加一起的嚼勁感,如果你想知道簸箕炊怎么做才有彈性的話,可以看看本站提供的介紹。
需要用到新米,而不是陳米,前者帶有米稻清香,蒸出的口感黏糯有嚼勁!
先浸泡一晚吸足水分,隔天一大早,用石磨推磨成米漿,其中水的比例是關(guān)鍵,少了則蒸出偏硬,多了則稀而不成型。
調(diào)制米漿時還需要加入少許的鹽,使其有底味,蒸出來韌爽性十足!隨后加適量的花生熟油增香,附帶另一好處,成品好吃不粘牙!
調(diào)米漿:不需要大米磨米漿,用粘米粉和生粉就能制作。兩者的比例是5:1,也即是說如果粘米粉是500克,則需要加100克的淀粉混合,再加入清水,量是粉的一倍,最后加鹽、花生油調(diào)成米漿。
提醒:若是要做一盤的量,兩種粉的量一共為250克即可。
調(diào)醬汁:需要把大蒜切末,放等量的花生油炸制金黃酥脆,連同油一起倒入碗中,加入炒香的白芝麻,倒入生抽,蠔油、麻油拌勻。
蒸米漿:不需要簸箕作容器,用大鐵盤抹油防粘,分為三次倒入米漿,每次的量同等。水開后,鐵盤里倒入第一次米漿,大火蒸2~3分鐘,時間到后,倒入第二次米漿開蒸,以此類推。
若是不怕麻煩的,分為5次以上蒸米漿,口感不是一般的好。
淋醬汁:蒸好后的籺放涼,用小刀分割成塊,淋上調(diào)好的醬汁即可。
簸箕炊是廣東粵西地區(qū)的一種非常特色的小吃,相信很多地方都吃過這樣的簸箕炊吧,因為它的味道可以說是非常好的了。
在廣東有超過1/3的地區(qū),有簸旗炊這種傳統(tǒng)的美食。只是各地方言叫法不同,記得有的把它叫為糕籺,有的稱為咸糕,或者白糕,目前知道的有這幾種叫法,其它的已經(jīng)忘記了。
最新評論:共3條
先浸泡一晚吸足水分,隔天一大早,用石磨推磨成米漿,其中水的比例是關(guān)鍵,少了則蒸出偏硬,多了則稀而不成型。
支持(6)
蓋樓(回復(fù))整過過程繁瑣,佩服昔日手工藝人的耐心,米漿并不能一股腦倒入簸箕中炊熟,而是要少量多次,每一次都是淋入薄薄的一層米漿炊熟,才能再次倒入米漿,以此循環(huán)7~9次!
支持(10)
蓋樓(回復(fù))簸箕炊使用的烹飪工具,是用竹子編制的一種容器,類似于蒸餃子的蒸籠,但比它大幾號,密封性也更好!以此為基礎(chǔ),倒入調(diào)制好的米漿,炊熟而成,也即是蒸熟,就成簸箕炊!菜名由此而得。
支持(6)
蓋樓(回復(fù))版權(quán)所有 Copyright © 2016-2023 【趣丁網(wǎng)】 備案編號:鄂ICP備19017513號-1
注:網(wǎng)友評論僅供其表達(dá)個人看法,并不代表本站立場。